馋了,登上央视啦,飘香全国
北仑美食登上央视啦
4月5-9日,连续5天
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5集专题系列片
美食中国—宁波篇
在昨晚播出的《腌得其美》篇中,
北仑外峙岛、沿海滩涂和腌泥螺亮相!
北仑泥螺
农历三月的泥螺最是鲜美,丰满无沙,爽口下饭。经过腌制的泥螺,融合了鲜味咸味,轻轻嘬一口,壳肉就分离,一口泥螺可以扒上好几口饭。
腌制是最古老的食物加工方式之一
在宁波美食中突出食材本味的鲜
是味道的最高境界
人们用盐腌制的各式菜品
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
盐腌最重要的就是盐的品质
宁波北仑外峙岛
保存有完好的传统晒盐场
这里出产的海盐回味很鲜
泥螺是宁波咸鲜的代表
北仑三面环海
盛产泥螺
本地的海盐加上雪菜腌制
搭配上好的泥螺
密封腌制几天,美味即成
腌好的泥螺口感香脆
咸鲜回甜
是宁波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
“压饭榔头”
小小的泥螺
寄托着不少宁波人的乡愁
是小时候永远的回忆
一审 姚雪娇 二审 虞海波 三审 罗国川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泥螺
泥螺(英文名say'spaper-bubble,拉丁名Bullactaexarata(Philippi)),属软体动物门、腹足纲、后鳃亚纲、头楯目、阿地螺科、泥螺属(泥螺属仅有泥螺一种),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。我国主要在宁波和辽宁的东港产泥螺。体呈长方形,头盘大而肥厚,外套膜不发达。侧足发达,遮盖贝壳两侧之一部分。贝壳呈卵圆形,幼体的贝壳薄而脆,成体较坚硬、白色,表面似雕刻有螺旋状环纹,内面光滑,有黄褐色外皮。无螺塔和脐、无厣。泥螺,古称吐铁。据明·万历“温州府志”记载:“吐铁一名泥螺,俗名泥蛳,岁时衔以沙,沙黑似铁至桃花时铁始吐尽”当今在温州称泥糍,系其生长在泥涂中。闽南称“麦螺蛤”因其盛产于麦熟季节。在江、浙、沪一带称黄泥螺因其贝壳为黄色和黄褐色。加工腌渍的卤液亦呈黄色或淡黄色而得名。潮汕地区的“钱螺鲑”是用泥螺腌制的。“钱螺鲑”是一种潮汕生腌海鲜。潮语中的“鲑”是指用盐、鱼露、酱油等腌制的小海鲜。钱螺是潮汕近海滩涂里的一种小小贝类,椭圆螺状,长一厘米左右,壳薄而脆。